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 正文
作家马伯庸现身长沙:写作的“秘诀”是足够的好奇心
来源:长沙晚报 发布时间2023-04-09 07:58:44    


【资料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4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4月8日,由长沙市新华书店和博集天卷主办的马伯庸新书分享暨湖南读者见面会,在乐之书店·财信店举行。现场,马伯庸讲述了新书《大医》《长安的荔枝》背后的创作故事,并分享了作为一个高产作家的创作“秘诀”。

马伯庸介绍,《大医》的创作缘起是2017年他受邀参加上海的华山医院职工文化讲座。医院有座建于1910年的哈佛楼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里面都是医院的历史文物和资料,看似不起眼,但那个时代诸多大事件和大人物都与之有关联。他萌生了创作小说的念头,为此光搜集资料和调研,就用了两年多时间,后来创作又花了差不多两年。

“这本书是我写得最有责任感的一本。”马伯庸说,《大医》涉及中国近代史,涉及医疗卫生,前后跨度约50年,跟他此前的很多作品都不一样。他在写作前,觉得很好玩,但随着创作进程,加上经历疫情后,他对小说中的那个时代医护人员付出巨大牺牲去救死扶伤有了更深的感触。

至于《长安的荔枝》,则是为了“换一种思绪”创作的。《大医》的创作比较艰辛,马伯庸中间想放松一下,想起中学学过的诗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他当过10年上班族,自称是“典型的社畜思维”,大家关注的都是“妃子笑”,其实“一骑”背后的故事更值得玩味,能不能以“社畜”的角度写本小说?结果灵感爆发,花了11天就写出了《长安的荔枝》。

《大医》和《长安的荔枝》2022年出版,《大医》分两部,每一部都是两本,相当于一年出了5本书。马伯庸解释,出现这种“井喷”现象其实是因为疫情影响了出版,他基本上是一年出一本。尽管如此,无疑也是高产。那么,关于创作马伯庸有什么秘诀呢?

在与读者互动交流的时候,马伯庸回答了这个问题。“我的写作是从阅读开始,但是我的阅读并没有侧重某一个方向,阅读一定要杂。”马伯庸说,他写的《古董局中局》涉及文物鉴宝,《显微镜下的大明》涉及明代的税赋制度,《两京十五日》涉及大运河,《大医》涉及医学知识,每一个行业都是一种新的挑战,每次都需要花一年以上的时间去细致调研。如果读书只限于某一个方面的话,可能就永远在这个范围里面了。

在马伯庸看来,读书要尽量读得杂、读得广,形成积累,这种积累说不定哪天就会成为灵感爆发的源点。“就像《长安的荔枝》,我只花了11天写完,但也可以说我花了11年去准备。”他说,早在写《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就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唐朝长安的方方面面,唐朝人的衣食住行、生活细节,而且他出去旅游,喜欢跟当地人聊天,了解风土人情,包括地名典故等,比如荔枝,他就是去广东旅游的时候,向当地人了解了很多知识。所以,到了写《长安的荔枝》的时候他可以文不加点,不用临时查资料,“所有的资料都在我心中了,我可以一口气写完”。

马伯庸说,长期对各种杂七杂八知识的积累关键是要有好奇心,比如到一个地方后,愿意去了解各种背后的故事。“要问我写作的原动力在哪,其实很简单,就是好奇心。如果大家有兴趣从事写作的话,最起码一点,你对于这个世界要有足够的好奇心,好奇心够了,就能写出好东西。”

【作家简介】

马伯庸,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茅盾新人奖得主。被评为沿袭“‘五四’以来历史文学创作的谱系”,致力于对“历史可能性小说”的探索。代表作有《大医》《长安的荔枝》《两京十五日》《显微镜下的大明》《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三国机密》《风起陇西》等。

关键词:

推荐内容